当前位置: 首页> 院坝协商> 协商动态
耿马自治县政协|院坝协商增动能 齐心共建农旅村
发布时间:2024-11-05 10:00:00     来源:耿马自治县政协 阅读次数:14
没有坐席卡、没有音响、没有领导身份。几张篾桌、几把矮凳,在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会场上,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讨论的却是寨子发展建设的大事。“寨子里搞建设每个人都要出力”、“党员干部要带头”、“村规民约得修改”、“公共设施要管好”、“门前三包制度执行要严格”……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会议的气氛推上了高潮。这是近日在耿马自治县贺派乡,由县政协搭台召开的一场“院坝协商”议事会议现场的真实写照。

640 (3).jpg

贺派乡贺派村回东组是一个典型的傣族寨子,它背靠南滚河国家公园,前依土司避暑胜地同护佛寺,清澈的回东河绕村而过,这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傣文化特色突出,乡村旅游优势明显。2021年以来,当地村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在村前的回东湾开发景区,搞起了乡村旅游,一时成为县内有名的网红打卡点。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贺派乡党委政府开展了回东组提质改造工程,完成新房建设34户,铺设彩绘硬板路2.5公里,增加绿化面积2500平方米,治理河道4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9盏,污水管网铺设、养殖小区、文化活动广场、景观台等基础设施相继完工,回东组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硬件好了,游客却少了,原来景区的10多户商户,也仅剩下4户正常营业了,究其原因是组内群众共同参与维护人居环境的意识不强,公共区域卫生条件差,庭院内乱摆乱放的情形突出,游客体验感差。

图片

 群众思想意识问题单靠行政命令是行不通的,只有想办法把群众思想里的“要我干”变成“我要干”,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好群众思想意识淡薄的局面。面对困局,乡党委想到了政协“院坝协商”这一平台,希望通过“院坝协商”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作用,解决好群众主观能动性差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我们回东组群众维护人居环境意识不强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等靠要思想严重,什么事情都等着乡党委政府来干,什么事都要有钱才干。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小家,缺乏集体意识,该自己干的事情是一点也没有干好。”乡党委挂钩贺派村的组织委员陈会平直击问题的核心。

图片

“团结。团结是我们芒伟组干好人居环境的法宝!”受邀参会的芒伟组长罗老二是来传经送宝的,“我们芒伟群众只要是干集体的事情,不管是出工还是出钱,都是团结的,该出多少出多少,从不拖拉,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我们制定了每天三家人打扫寨子的制度,大家都能严格执行。我们芒伟虽然穷一点,但寨子干净整洁,好多乡镇和村委会领导都来我们那里学习,今年已经接待1000多人了!”他自豪的介绍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听了罗老二的介绍,老党员贺尼拱若有所思的说道:“毛主席告诉我们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个优良传统不能丢呀!党委政府给我们铺了路、安了路灯、建了活动广场、修了沟,难不成打扫卫生、打理家院也要党委政府帮我们干?”“尼拱大哥说得对。”莫陆党支部书记刀学英立刻接过了话头,“乡党委政府照顾我们寨子,投入两三百万搞基础建设,让我们寨子的条件有了大变化。政府做好了政府的事,打扫卫生、管理设施、美化寨子这些事就是我们群众应该自己干的事。我们党员干部要带头,从自己家做起,把我们寨子搞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

图片

有的群众建议寨子里的畜禽要圈养,有的说家长要管好自己的娃娃不能乱扔垃圾,有的建议寨子里房前屋后的空地要充分利用起来,种花种菜种作料,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创收。政协委员马永德建议将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把群众种的菜、养的鸡猪就地转化为经济收入。政协委员杨绍龙建议要统筹回东组旅游资源搞好规划,望得见青山绿水,留的住最美乡愁。最后,主持人把大家的意见归纳之后,形成三条协商共识:一是制定绿美村庄建设公约。二是制定回东组基础设施管理维护制度。三是修订回东组村规民约。

图片

会后,“自然村长”黄锦有感而发:“这次归纳的协商意见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三条,但每条都直击回东组存在的关键问题,是破解回东人居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这次协商议事给我很大的启示,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重要指示,群众的事让群众议、群众定、群众干,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