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12月12日,全省政协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昆明召开,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刘晓凯同志出席并讲话,党组成员、副主席陈玉侯同志主持会议,党组成员、副主席王以志同志,党组成员、秘书长张荣明同志出席会议。临沧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李银峰同志作大会交流发言。李银峰同志以《政协党建强起来 履职品牌更响亮》为题,从着力强堡垒,构建一体化贯通的组织管理体系;着力强根基,构建全覆盖的思想政治引领网络;着力强效能,构建有特色的履职品牌矩阵三个方面交流了五届市政协以来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效,得到省政协领导的高度肯定,引起参会同志的热烈反响。临沧市政协是8个交流单位之一,是4个交流的州市级政协之一。另外,有37个单位作书面交流,临沧市双江县政协作书面交流。
政协党建强起来 履职品牌更响亮
——临沧市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2023年12月)
中共政协临沧市委员会党组
四届临沧市政协坚持以党的建设破局开篇,探索形成了政协党建“321”模式,引领各项工作提质增效。2018年6月,在全国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临沧市政协交流了机关党建“三个三”工作法。2022年以来,五届临沧市政协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认真总结抓党建、促履职、创品牌的成功经验,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坚持“一盘棋”推进市县政协党的建设,构建了党建强、履职好、效能优的新格局。
一、着力强堡垒,构建一体化贯通的组织管理体系
紧密结合市县政协实际,完善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委、党支部等组织设置,同步探索市县政协一体化有效管理政协委员的坚强战斗堡垒。一是推动“全员入委”。以界别为纽带,按照“保持专的特色、人员适度平衡、利于抓好党建、便于开展工作”的原则,把1685名市县政协委员全部编入相应的专委会,解决专委会人员较少、无“兵”可用的问题。二是坚持“两个建立”。报请党委批准,组建市县政协党组领导下的委员临时党委9个,下设专委会委员临时党支部65个,把党员委员分别编入相应党支部,并在每个临时党支部设立2个学习小组,把全体委员分别编入130个学习小组。三是做实“三个联系”。依托专委会开展党的工作,实行市县政协党组成员联系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联系党员委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定期开展学习、通报情况、指导履职、交流思想,把党组织的有效管理落实到人头上。
二、着力强根基,构建全覆盖的思想政治引领网络
坚持理论武装、宣传阐释、平台延伸综合发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把政协组织打造成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坚强阵地。一是深化理论学习。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突出市县联动、线上线下、全员覆盖,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开展机关读书分享学习1100多期,组织委员集中研讨1300多场次、1.2万多人次;与省直机关工委共建“书香机关”教育基地,承接省直机关干部学习交流7批500多人次。二是深化主题实践。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政协委员心向党”、“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等主题实践,广泛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三好”临沧》文史资料获国家新闻出版局批准出版发行,临沧政协文史馆接待省内外理论学习、党性教育、现场实训250多批1.5万多人次。三是深化平台延伸。把政协协商平台延伸到村寨,市委把“院坝协商”纳入主题教育民生项目清单,在助推边疆治理中广泛传播凝聚共识,不断厚植党的执政基础。两年来,开展“院坝协商”188场次,形成协商意见766条,办成民生实事600多件。
三、着力强效能,构建有特色的履职品牌矩阵
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扎实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为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履职实践等聚势赋能。一是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建立市政协委员评价考核机制,完善委员学习履职档案,开展常委年度述职,激励委员履职尽责。两年来,高质量完成协商议政活动72项,委员履职事项达2.5万多项,“年委员”的状况有效转变。二是增强机关整体效能。推进“云岭先锋党建带群建示范点”和“全省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创建工作,创建省级示范党支部2个、市级1个,获评“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出台纪律作风建设、发挥职级干部作用、平时考核办法等制度,深化岗位业务“大练兵”,打造“能说、能写、能干事”的机关干部队伍。两年来,市委提拔晋升政协机关干部8名,交流到市直部门任正职2名。三是打造特色履职品牌。坚持把党建工作嵌入履职链条,形成党建引领、履职提升、品牌双创的良好局面。两年来,临沧市政协2次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交流“边寨协商”经验,在省政协会议上交流发言21次,获评全省政协创新案例18个,建言资政成果获省市领导批办12个,一批特色履职品牌更加响亮。
“三入”织“三网”
推动政协党建与履职深度融合
(2023年11月)
中共政协双江自治县委员会党组
近年来,双江自治县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在中共双江自治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政协工作全过程,通过制度建设嵌入织密“组织网”,机关文化融入织牢“同心网”,书香政协植入织细“学习网”,切实推动政协党建与履职工作同频共振、创新发展。
一、制度建设嵌入,织密“组织网”,建强政协“主阵地”。一是基层组织全覆盖。深入推进专委会“一入二建三联”改革,结合实际将145名县政协委员编入6个专委会,重新设立6个专委会委员党支部和10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委员学习小组,把党员委员编入党支部、全体委员编入学习小组,建立起“委员联合党委+专委会委员党支部+委员学习小组”的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二是党建工作全覆盖。全面推广临沧政协党建工作“321”模式,及时调整联合党委委员分工,层层开列党委委员、党组织书记责任清单、党建工作项目清单等,切实把党建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建立联合党委委员联系专委会委员党支部等工作制度,9名联合党委委员联系6个专委会委员党支部,6个专委会委员党支部联系58名党员委员所在单位党组织,58名党员委员联系87名党外委员,145名县政协委员联系14个界别435名界别群众代表,实现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三是责任链条全覆盖。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修订完善机关学习、请销假、财务管理等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有力开展。出台《县政协机关退出领导职务科级干部日常管理办法(试行)》,对退出领导岗位科级干部实行集中办公、统一分工、定岗定责,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良好氛围。出台《委员履职管理办法》,从调研视察、提案撰写等方面对委员进行量化积分管理,进一步强化委员责任担当。
二、机关文化融入,织牢“同心网”,打造政协“新引擎”。一是坚持以文铸魂。围绕人民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投入50余万元,打造“一室一厅一长廊”(即党员教育活动室、议事资政厅、协商文化长廊),设置组织概要、光辉历程、履职情况等板块,展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协商民主发展的辉煌历程,凸显新时代双江政协人“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担当风采,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坚持以文汇智。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的中心环节,充分发挥专委会委员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通过调研视察、委员读书、委员讲堂等,拧紧专委会、委员、界别三股力量,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6个乡(镇)建立协商议事平台、基层履职实践基地和民主培训基地、社情民意联系点(站),聚焦党政工作要事、民生改善实事、社会治理难事,开展调研视察60场次、专题协商23场次,提出意见建议600余条,政协凝聚人心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坚持以文聚力。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 政协委员心向党”实践活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7支,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和政协委员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参与疫情防控、助力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等重点工作,先后参与各类活动454人次437项,协调争取资金2516万元,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责任委员的风采。
三、书香政协植入,织细“学习网”,擦亮政协“新底色”。一是“线上+线下”全面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以每周一政治理论学习为抓手,采取机关线下集体学、委员线上同步学的方式,推动政治理论学习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二是“课堂+实践”深入学。采取“4+3”模式,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在政协机关开展“四个一”学习活动,每周一次政治理论学习,每月一次“我来说政协”和“经典共分享”活动,每季度一次“走基层”学习,每年一次外出学习培训,机关干部能说、能写、能干事的能力素质全面提升。在政协委员中开展“三个一”学习活动,每季度一次专委会委员党支部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小组”学习活动,每半年一次“委员讲堂”,每年至少一次委员履职能力培训,委员的思想水平和履职能力不断提高。三是“县内+县外”重点学。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开展委员履职培训,不断提高委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今年,首次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双江自治县政协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1期50人,分5批次组织部分市县政协委员赴玉溪、楚雄、红河、普洱、保山等市县(区)考察学习。
双江政协党建通过制度建设嵌入、机关文化融入、书香政协植入,进一步织密、织牢、织细“组织网”“同心网”“学习网”,干部职工精气神不断提振,机关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机关干部能说、能写、能干事能力不断提高,实现了政协党建与履职工作深度融合,续写了新时代双江政协事业发展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