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院坝协商> 典型案例
把协商民主的种子播种在下一代
发布时间:2024-12-23 16:56:20     阅读次数:16

【核心阅读】临翔区政协《把协商民主的种子播种在下一代》被省政协评为全省政协系统202130“协商在基层”创新案例之一。该案例给人的深刻印象,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协商民主进校园,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播撒下“协以成事,商以求同”的种子;二是乡村振兴进校园,让孩子们在爱劳动、爱父母、爱家乡的情感传承中明白自己是乡村振兴未来的主人。

 

把协商民主的种子播种在下一代

——临翔区蚂蚁堆乡建立蚂蚁堆中学学生劳动教育

实践基地协商议事案例

 

临翔区政协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组织蚂蚁堆乡协商议事会议广泛征集各方面意见,针对家长和学生集中反映的学校食材不够新鲜、学生缺乏劳动技能等突出问题,召开了“建立蚂蚁堆中学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助推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协商议事会议,达成了建设学校蔬菜大棚基地、为学生提供新鲜食材、带动学生养成劳动习惯的协商意见,得到了家长认可和社会好评。本次协商议事会议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协商选题进校园

根据蚂蚁堆乡协商议事会议征集的协商选题线索,区政协挂钩联系副主席带领有关专委会深入蚂蚁堆乡调研,了解到蚂蚁堆中学食堂新鲜食材紧缺、没有劳动培训基地、学生劳动锻炼不足等问题后,邀请区教育体育局、区林业草原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区供销社等部门及临沧绿源翔蔬菜物流配送有限公司,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和现实需要,广泛听取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决定开展以“建立蚂蚁堆中学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助推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为选题的“协商在基层”协商议事活动。

二、协商场地进校园

20211121日,在蚂蚁堆中学教学楼会议室,一场由5名学生代表、3名教师代表、11名家长代表参加的“校园协商”如期举行,参加协商议事的还有11名乡协商议事会议成员、4名利益相关方代表、7名党政部门负责人,这是临翔区首次“协商在基层”进校园。会议由区政协委员联络和学习委主任、蚂蚁堆乡“协商议事会议”第二召集人刘如珍主持,区政协委员、蚂蚁堆乡党委副书记作主题发言,他围绕国家、省、市关于对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工作意见和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相关要求,针对蚂蚁堆中学缺乏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农村孩子不爱农业劳动等问题,提出“在蚂蚁堆中学建设3个蔬菜种植大棚作为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蚂蚁堆乡14个村培养未来的新型农民人才打好基础,促进蚂蚁堆乡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与会的老师、学生代表以及学校食堂负责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本地村民群众、家长代表围绕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与教育体育局、乡村振兴局、林业草原局、农业农村局、供销社等职能部门进行了深入的协商和沟通,大家对“提供2亩土地在中学建设3个蔬菜种植大棚,建立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议表示赞同,达成一致共识。

三、协商文化进校园

通过这场协商议事,既强化了中小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思想,提升了他们爱农村、爱劳动、爱父母的情感,激发了他们努力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同时,又把协商民主的种子播洒进中小学生的心里,让他们逐步懂得协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方式,逐步养成有事好商量、做事多商量的习惯,今后成为建设和发展协商民主的下一代。参加协商议事的九年级学生代表王华兰说:“劳动是伟大的,光荣的,劳动塑造人的勤奋、责任、诚实、自信,没有劳动就没有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缺乏劳动锻炼则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普遍的不足。我期待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尽快建成,让我们在劳动课中获得技能,为今后进入社会奠定基础。”她还动情地说道:“今天我第一次接触到政协协商,跟我们村里大人们坐在一起商量事情既相象又不象,但我认识到这肯定是一个好东西,今后我们也要用这种办法来商量班里的事情。”

 

(本文执笔:刘如珍,审稿:胡兴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