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院坝协商> 典型案例
吃水不忘挖井人 “边寨协商”聚共识
发布时间:2024-12-23 16:53:36     阅读次数:16

【核心阅读】耿马自治县孟定镇大水井村实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以来,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群众收入逐年增加。然而,在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中,存在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基层社会治理缺位等问题。县政协运用“边寨协商”平台,以“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主题召开协商议事会议,在协商议事中融合开展红色革命教育、感恩奋进教育,把部分协商成果导入村民自治程序进行决策实施,取得了健全机制、凝聚共识的良好效果,是一场既凸显凝聚共识成果,又具有“两商”衔接特点的“边寨协商”典型案例。

 

吃水不忘挖井人 “边寨协商”聚共识

——耿马自治县孟定镇大水井村“边寨协商”助力落实

“三好”嘱托协商议事会议典型案例

 

20221117日下午,在耿马自治县政协副主席王和华的主持下,孟定镇大水井村33名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县直各有关部门负责人齐聚村委会协商议事长廊,一场以“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主题的“边寨协商”议事活动,在赓续红色血脉、感恩奋进教育中生动开展。

一、讲好红色故事,汇聚感恩奋进新动能

协商议事在讲述大水井村“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红色故事中拉开序幕。此前,县政协在调研中发现,孟定镇大水井村在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中,群众普遍存在参与积极性不高、乡村“自我振兴、我要振兴”的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成为村级党支部组织发动群众的难点和堵点。协商中,主持人对协商背景作了详细介绍:“大水井村喀斯特地貌显著,历史上是出了名的‘缺水村’,因当地群众渴望常年有水而得名。新中国成立之初,当地群众主动帮助解放军进驻剿匪,解放军用石头砌了两个水井供村民取水饮用,生动记载了一段浓厚的军民鱼水情;上世纪,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水井村饮水困难问题,曾拨款建设了蓄水池;脱贫攻坚期间,耿马县委政府采取建设小水窖的方式解决了群众饮水难问题;开展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以来,通过实施跨县饮水工程,彻底解决了大水井村饮水困难,洁净安全的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老村干部代表李老先说:“解放军关心我们、党和政府关心我们,是我们大水井村值得骄傲的红色故事,全村群众都要做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大水井完小校长杨素素建议,请老党员、老干部经常性给群众讲述大水井村寨名的由来,组织青少年开展红色教育革命活动。参加议事的群众纷纷表达了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达成了第一条协商共识:依托大水井村红色村史资源,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因地制宜的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和感恩奋进教育,切实提高基层群众的思想觉悟、文明素养、法制观念,激发群众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切实加强精神文建设。

二、牢记嘱托要事,探索守土固边新机制

协商议事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三好”嘱托中层层推进。此前,县政协在调研中了解到,孟定镇大水井村是最抵边村,与缅甸果敢地区接壤,边境线长5公里,村委会距边境线直线距离只有几百米,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受非法利益驱使,群众缺乏守护好神圣国土的责任担当,原村干部、部分村民参与了“偷私渡”等违法行为,协商建立守土固边长效机制、杜绝“偷私渡”等违法行为发生是本次协商的又一重点。协商中,主持人引导大家重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针对如何做好强边固防工作开展协商。界务员罗忠能兴奋地起身发言,手指戍边文化墙说:“我们就是要做到墙上写的这句话:‘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看好守好’,只有边境安宁稳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我们生活在边境上,守好边疆就是守护好我们的家园……”;婚入缅籍人员代表米老四说:“我们一定要珍惜在中国这来之不易的好生活,自觉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还要把中国的边境管理政策向在缅甸的家人和亲戚们宣传好,让他们不要参与偷私渡……”党员代表穆学明认为,既然享受国家给予的边民补贴,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守好边境、守好家门,出现偷私渡行为一律取消边民补贴。大家发言热烈,达成了第二条协商共识:出现偷私渡行为取消边民补贴纳入村规民约进行管理,成立民兵、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青年群众组成的护村队,常态化开展巡边巡逻、维护村庄治安活动,合力推动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防机制落实,筑牢“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边境安全屏障。

三、聚焦治理难事,建设最美宜居新家园

协商议事进一步聚焦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此前,县政协在调研中发现,孟定镇大水井村在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中,对已建设的公共设施管理爱护不到位,损坏现象严重,公共卫生打扫、保洁不到位,庭院绿化美化亮化工作滞后,成为建设最美宜居边寨的一大障碍。针对这些问题,协商主体纷纷发表建议,妇女群众代表李双子说:“每家每户都是绿美村寨建设的主体,要抓好菜园、果园、花园‘三园’建设,把自己的家料理得干净整洁,要进行美丽庭院的评比,做得好的要进行表彰奖励,做得差的要通报批评……”;村组干部、理事会成员、人大代表等也提出建议意见,参加协商议事的县直有关部门及时对有关问题进行回应,县民政局参会领导表示,需要纳入村规民约规定的,会后要及时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等程序进行表决,依法依规严格执行,协商达成了第三条协商共识:建立健全绿美宜居村管理制度,加强卫生保洁、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工作,开展美丽庭院评比,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公共卫生等,合力打造边境线上最美宜居边寨。

 

(推荐单位:耿马自治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