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县区政协> 永德政协
永德县大山乡|“自然村长”聚力奋进 乡村振兴路更宽
发布时间:2025-04-22 17:00:00     阅读次数:450

永德县大山乡笼楂村以“自然村长”机制为抓手,凝聚党群力量破解发展难题:修缮泥泞产业路、盘活千亩茶园资源、推动烤烟坚果提质增效;深挖村史文化、强化控辍保学、组织教育公益。通过“修路兴产、以文育人、以教赋能”三线联动,将基础设施短板转化为致富跳板,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动力。

7.jpg

这条路,既是连接安置点与老寨子的村组路,更是保障全村烤烟、坚果、玉米发展的产业路。笼楂村“自然村长”们得知上述情况后,积极行动,先后召开5次党群联席会议,组织党员入户走访收集意见,最终确定了利用集体资金修建4.5米宽、300米长产业路的方案。

8.jpg

不仅如此,自2023年5月以来,笼楂“自然村长”们主动作为,积极联系挂钩单位,跑项目、争资金。在他们的努力下,协调市、县政协资金14万元,清理、铺垫坚果产业路26公里和烤烟产业路7公里,推动全村1800亩坚果提质增效,辐射烤烟种植区400亩,为村民增收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笼楂村拥有8760亩茶园,如何盘活这一产业资源,成为摆在村民面前的重要课题。“自然村长”们积极“牵线”,促成凤庆县政协“搭桥”,组织笼楂村“两委”和茶叶初制所代表共计10人前往凤庆县开展学习交流。交流内容丰富且实用,涵盖了红茶制作工艺、有机茶园建设、初制所管理运行及联农带农机制等多个方面。

“这次交流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我将继续发展笼楂茶,带着笼楂茶走出大山、走向市场。”茶企负责人王会忠表示,通过学习交流,村民们拓宽了产业发展思路,促进笼楂村茶产业转型升级,让茶叶真正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11.jpg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笼楂的“自然村长”们深知这一点。他们扎实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经常走访、劝访疑似辍学和辍学学生,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教育。

“身为一位母亲,也更关注教育,我们每年还会拿出资金支持秧田沟完小组织‘六一’活动及冬季运动会,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自然村长”杨智慧介绍。

在乡村文化挖掘方面,“自然村长”们也下足了功夫。他们对村史室文化墙进行增补完善,收集整理笼楂籍77名公职人员信息材料制成“励志榜”,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将来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此外,深挖笼楂村3个爱国爱军爱民故事的背后意义,撰写讲解词,组织秧田沟完小全体师生6批次200余人次参观村史室,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发展变迁,厚植爱国爱村情怀。

为了激发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创造力,“自然村长”们争取爱心人士支持,协调到资金、文具等物资1万元,让孩子们能够用画笔、文字展现出自己心中的家乡。同时,利用“家长学校”平台,邀请教育专家举办讲座,组织亲子运动会,让家长们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以前总觉得教育是学校的事,现在明白了,家长也要参加其中。”村民杜金成感慨地说。   

4.jpg

如今的笼楂村,在青山环抱下,一条条蜿蜒的产业路穿梭于山间,连接起村民的致富梦想;校园操场上,欢声笑语与彩色画笔交织成一幅幅生动的画卷……笼楂村正以产业为笔、教育为墨、文化为魂,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