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最近,根据省政协要求,市政协组织力量撰写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助推农民增收》,文章突出市县政协工作职能定位,紧紧围绕如何更好促进农民增收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经典文稿,值得一读。
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助推农民增收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增加农民收入是乡村振兴最核心的任务,也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职责使命。结合临沧政协的实践,我就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运用履职方式助推农民增收,谈四点体会和建议。
一、搭台协商解难题,挖潜提质促增收。针对当前农业管理粗放、集约化程度低、品牌带动效应不明显等问题,通过搭台协商帮助建立健全产业发展机制,是政协助推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我们聚焦农业提质增效短板问题,广泛开展“协商在基层”助推乡村振兴工作,一批协商成果转化为农民增收的具体举措。双江县政协搭台协商,助推营盘村建立农灌设施收费管理服务机制,节约烟农用水成本,每亩烤烟增收500元,组织忙糯乡等3个乡镇共商共建4万亩冬春蔬菜基地,大幅提升产业集约化程度,户均增收740元;凤庆县政协开展“重塑凤庆滇红茶品牌影响力 建设中国红茶第一县”协商议事活动,催生了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今年87家联盟企业协商决定将春茶收购价整体提高10%,带动茶农户均增收1530元,协商成为了企业发展、茶农增收、重振滇红的重要法宝。
二、精准建言破瓶颈,延链补短促增收。针对当前农业资源保护利用投入力度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附加值低等瓶颈问题,通过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经常性工作,助力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是政协助推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我们聚焦产业链条短、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有效转化等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延链补链强链促增收的全局性、创新性履职成果。《关于保护开发云县白莺山世界茶树基因库的建议》等一批建言资政成果为农民增收赢得政策前瞻;《关于盘活农村闲置住房的提案》推动省级相关部门即将出台专项政策文件,为拓展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赢得发展先机;《关于建立凤庆县云南木本油料(核桃)全产业链创新研究院的建议》得到省科技厅、省科学技术院支持,在凤庆挂牌成立了由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创新研究院,为核桃全产业链聚集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将让更多农民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三、聚焦民生抓助推,减负增源促增收。针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中出现的教育、医疗、就业等风险问题,有效开展“双助推”行动,是政协助推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我们组织1745名市县政协委员全员参与“双助推”行动,助力办成了一批减负担、降成本、增收入的民生实事。市政协邀请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专家深入临沧开展“边陲义诊”活动,通过专家带教、远程会诊搭建起常态化帮扶机制,有效推进“大病不出县”,降低边疆群众看病成本;临翔区政协助推蚂蚁堆中学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带动全区15所农村中学发展蔬菜150亩,为6607名在校学生每餐节约伙食费0.5元。
四、宣传引领聚共识,激发动力促增收。针对农民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生产技能不高等问题,发挥政协优势,强化自我振兴引领、凝聚勤劳致富共识,是政协助推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我们聚焦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采取“委员工作室+协商议事+提案培育点+”的模式,做实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取得了一批让边疆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实践成果。镇康县政协以“委员工作室+协商议事”方式,组织凤尾镇傣族寨自然村群众开展传承美食、手工竹编、直播带货等培训,合力打造“傣乡水韵”特色旅游村,户均增收3000元;双江县11名少数民族界政协委员深入户那村,引导拉祜族群众移风易俗,破除“酒后不干活”陋习,今年新增烤烟种植1200亩,600多个劳动力成为乡村振兴“明白人”、家庭增收“顶梁柱”。
(本文执笔:张建全 审核:袁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