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院坝协商> 协商经验
《云南新闻联播》头条关注!打造履职新样板 “双推”协商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4-10-15 19:44:00     来源:云南政协报 阅读次数:14

10月4日,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新闻联播》头条以《打造履职新样板 “双推”协商显成效》为题,报道了云南省政协扎实推进“双推”协商活动的情况。

2023年以来,按照省委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的工作要求,省政协坚持“小切口、大文章”,联合云南三级政协组织、三级政协委员共同推出“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协商活动,以语言文字为切入点,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强音在云岭大地嘹亮唱响。

                                                                                                                            

下面是《云南新闻联播》电视新闻稿的文字摘录: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农闲的傍晚,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小慧传习馆”传出阵阵用普通话传唱的歌声,唱歌的是老姆登村的村民。

“小慧传习馆”成立于2021年,主要为周边村民进行民族歌舞技能培训。随着外来游客的增多,传习馆便多了一个身份——政协委员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室。

“‘双推’协商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把‘讲好一席话’作为重要的学习任务,融入培训民族歌舞的日常中,传习馆的学员也都讲普通话。”怒江州福贡县政协委员、“小慧传习馆”负责人张晓慧深有感触地说。

“小慧传习馆”学员和建英说:“民族歌舞要好好学,普通话也要好好学,可以让我们与更大的世界沟通。”

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2023年9月,省政协启动实施了“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协商活动,全省三级政协组织和3.1万多名政协委员按照“政协组织抓协商、政协委员作引领、重点地区办活动”工作部署,推进“双推”工作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景区、进宗教场所,把工作做到田间地头、把共识带到群众心中。

临沧市政协副主席李祥生说:“政协委员是来自各族各界的优秀代表,‘双推’工作要坚持以委员为主体,引领带动广大界别群众,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双推’活动既提高了群众语言能力水平,也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委党校校务委员、县政协委员吴卓嶧如是说。

据了解,全省各级政协通过“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情况”视察、调研、协商工作,全力助推了云南国家统编教材工作始终保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运行。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白石中学学生马敏说:“我们普通话表达能力日渐提升,对祖国、对国家、对人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据介绍,一年来,各级政协委员利用自身工作、生活平台,推动机关单位、企业实体、服务窗口、景区景点、基层乡村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一年来,“重走长征路”“‘双推’进景区”“同听一堂课”“同讲一席话”“同唱一首歌”等主题集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双推”协商新格局初步形成。今年上半年,全省共举办“双推”协商活动1653场次,委员参与26753人次,群众参与62万人次,为群众“爱听、爱说”国家通用语言打通“最后一公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群众刀保丽说:“‘双推’活动加强了我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李若冰说:“在省政协党组的带领下,‘双推’工作成效初步显现。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牢记党中央嘱托,续写誓词碑故事,不断推进‘双推’工作走深走实,推动云岭大地‘书同文、语同音、心同向’再上新台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出一份合格的‘政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