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政协委员徐雄声:
我于今年8月22日到永德县德党镇户乃社区一片区担任“自然村长”,通过一个多月的履职,我深切感受到,运用好“自然村长”这一机制,能解决基层很多问题,能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我为什么选择当“自然村长”
我于2023年4月从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督查室主任转任市政协一级调研员,今年59岁,还有一年就退休了,许多同志认为我就是到政协过渡一下,等着退休。我虽然是两届市政协委员,但之前我对政协工作了解不多,到市政协工作后,我深深感受到,这些年临沧市政协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工作做到全国有影响、全省有地位,一个边疆、多民族、欠发达的市一级政协,能够做出这样的成绩,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政协工作就大有可为。在市政协这种争创一流、团结干事氛围的感染下,我很快进入角色,主动融入工作,先后完成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的意见建议》《临沧市公务用车情况调研报告》《临沧市体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永德县诃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等4个调研报告,同时积极参与市政协其他工作。任职有年限,工作无限期,只要想做事,在什么岗位都能发光发热。通过这些年的工作,我也深刻体会到:要想取得斐然的成绩,取决于工作态度是见子打子还是匠心独运,是墨守成规还是改革创新,是主动谋划还是被动应付,不同的想法就会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做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正是临沧市政协这种敢于向全国一流看齐的精神,才能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这种精神也正是临沧实现跨越发展所需要的,“我是临沧人”就要时时想着临沧事、处处展现新作为。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政协干部,就应该坚决拥护市委的决定、响应市委的号召。当得知市委决定在市级部门选派“自然村长”后,我认真学习了市委文件精神,认真思考了自己的实际情况,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熟悉农村生活;其次我在乡镇任过党委书记,知道农村工作怎么抓,在市委督查室10年的工作经历,了解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当我知道市政协符合条件的人员都积极报名,有的同志上有老下有小,下去要克服许多困难,他们这种精神给我很大激励。我除了年纪偏大外,身体好,没有家庭拖累、没有后顾之忧,去当“自然村长”可能发挥比在机关更大的作用,于是我毫不犹豫向组织报了名,感谢组织批准了我的申请,使我能在退休之前为群众做点实事,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
二、当“自然村长”后做了什么
(一)了解村情民意。8月23日,我到永德县德党镇户乃社区报到后,对社情社貌作了初步了解。户乃社区是今年7月份新成立的社区,属于城郊结合部,以农为主。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我进村入户了解情况,共走访农户78户,与他们拉家常、讲闲白,从中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生产生活情况,我也给他们灌输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比如环境卫生、子女教育、产业发展问题等,解答他们提出的疑虑。从走访的情况看,通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户乃社区的基础设施有了全面改善,居民收入渠道不断增多,乡亲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民风民俗总体是好的。
(二)调解矛盾纠纷。走访中我收集了户乃社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年代久远、群众反映强烈的纠纷有4件。第一件是机耕路纠纷,路修不通,机动车走不了,涉及60多户农户,时间长达10年;第二件是集体土地被侵占,涉及100多户农户,时间也有8年;第三件是公共道路排水沟被村民建房堵塞,遇到下雨路就被水淹,影响整个户乃村群众正常通行,时间6年;第四件是德党河水库征地拆迁遗留问题。这些纠纷群众多次上访,村上也多次进行调解,但因时间跨度长、涉及群众多、诉求不一样导致调而未果。因为关乎大多数群众的利益,群众怨气很大,也影响了社区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社区干部提起这些问题就头痛,按他们的话说是“根本整不翻吃”。我给他们打气,要敢于直面问题,要想树立威信,就要通过解决这些“疑难杂症”。得到社区干部的支持后,我同他们多方了解核实情况,多方征求解决办法,并主动向永德县政协汇报,希望发挥协商民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在县政协的支持下,我们汇总群众建议,分析问题症结,研究解决方案,在认为条件基本成熟的前提下,由县政协出面,将利益关系人找在一起商量,没有会议室,没有座席卡,就在纠纷现场商量,大家对着纠纷点,充分发表意见,我们作为中间人,依法依理出面说公道话,只要站在多数人的利益说话,群众还是听得进去、想得明白的。现在3件纠纷已全面化解,只有德党河水库征地遗留问题需要上级资金支持才能解决。这3件纠纷的成功化解,都是政协搭台、反复商量的结果。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农村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我也真正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深刻内涵。农村的问题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小事不小,大事也不大,大多数纠纷都是因为“气不平”“说不开”引起的,只要我们贴心服务群众,搭建一个给群众说话的平台,让他们把话说通、说开,都是邻里乡亲的,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的,没有什么问题不能商量的,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我想这就是基层民主的真谛,也是“枫桥经验”所蕴含的道理。
(三)修改村规民约。大体了解社区的情况后,我着手修改村规民约,原来的村规民约有7页,大多数不结合实际,还有一些官话套话,群众理解不了,比如“旗帜鲜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我将走访的情况,结合村情民情,群众所盼,通俗易懂整理了6条,征求了社区干部意见,下步将召开居民代表大会讨论。
三、怎么当好“自然村长”
(一)抓好产业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以农业为基点,立足本地特色,紧盯蔬菜、烤烟、茶叶、畜牧业等传统产业,提高科学化水平,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合理引导群众积极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和外出务工,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二)实施“千万工程”,建设绿美村庄。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好了,远看绿水青山、青瓦白墙,一幅活脱脱的“富春山居图”,走进村庄、走进农家,心情就变得格外沉闷,垃圾成堆、污水横流、乱搭乱建,卫生环境与青瓦白墙极不相称。我们要下决心通过修订村规民约、教育引导、协商议事,建立起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全面提升人居环境。
(三)推广“枫桥经验”,建立纠纷化解机制。只要纠纷一天不化解,就会多一天风险隐患。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遇事多商量作为基本的工作方法,畅通矛盾纠纷化解的渠道,让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成为常态。针对少数基层“整不翻吃”的矛盾纠纷,要把临沧创造的“边寨协商”经验用好用活,探索以村(社区)主导、乡(镇)支持、部门参与、政协搭台的工作机制,听群众说想法、听部门讲办法,再由政协归纳说法,打造基层协商与政协协商协调配合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让基层组织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增加本领、树立威信、赢得民心。
户乃村新貌
通过一个多月的履职,我深切感受到,运用好“自然村长”这一机制,能解决基层很多问题,能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我相信,通过发挥“自然村长”的作用,用三年时间攻坚,临沧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富春山居图”会呈现在世人面前。我们一定按照市委要求,认真履职尽责,发挥作用,让村子变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