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核桃种植历史悠久,区位优势明显,产量逐年增长,园区初具雏形。然而,近年来,由于基地管理难、稳定价格难、精深加工难、品牌推广难、人才培养难,凤庆县核桃产业呈现品质同质化、产量递增化、供给剩余化趋势,核桃价格持续低迷,果农种植、管护、采收核桃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凤庆县核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助推凤庆县核桃产业突破发展瓶颈,县政协委员杨梦妮、何家全实地走访了相关部门和部分企业,并对部分核桃种植户开展问卷调研。在凤庆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杨梦妮、何家全两位委员向大会提交了题为《关于凤庆县核桃产业提质增效的建议》的提案。
提案建议,要做实基地端,加强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村组干部、乡土专家、种植农户的培训,推进核桃基地抚育管护标准化;要做精原料端,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协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破解核桃鲜果烂市、销售困难和价格低廉的问题;要做强精制端,建成一批原料聚集型、拉动型、配套型、保障型项目,建立“领导挂帅、部门联动、分团负责”的常态化招商工作机制,打造核桃全产业链;要做活市场端,助推企业开拓线上销售和线下大宗供货渠道,大力培育农村电商,将传统销售模式转变为互联网订单;要做优科技端,依托已组建的云南省木本油料(核桃)全产业链研究院,与高校开展合作。
该提案交由凤庆县林业和草原局主办。日前,凤庆县林业和草原局对该件提案作了答复。
“凤庆县自‘一县一业’核桃产业示范创建以来,核桃基地规范化建设不断推进,以集中连片实施的形式示范带动果农规范管护核桃基地,严格基地建设标准,加强技术服务与培训,开展核桃组织化采收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已实施核桃提质增效示范基地25万亩,完成核桃基地有害生物绿色防控100万亩,完成核桃绿色有机基地认证119万亩。”凤庆县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做精原料端,凤庆县实施核桃水洗果加工站建设,目前已经建成核桃采后处理水洗果加工站150个,全县核桃标准化初加工率达95%,为核桃全产业链建设提供质量、数量稳定的原料。
同时,凤庆县加快推进核桃产业园区建设,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企业开发核桃系列产品;加强龙头企业培育,鼓励企业自主培育和创新产品品牌,“凤庆核桃”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录;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基层党组织+专业合作社+水洗果加工站+果农+基地”等多种联农带农机制,以基层党组织为坚强组织保障,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果农分别采取“订单式”“股份式”“托管式”“服务式”合作,服务产业发展、服务果农增收。
凤庆县林业和草原局答复称,凤庆县将科技赋能作为全产业链的重中之重来抓,在云南省科学技术学院帮助下,云南省木本油料(核桃)全产业链创新研究院已在凤庆县挂牌成立;围绕补链延链强链细分领域,加强与中山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核桃精深加工科研攻关,策划包装了40个全产业链聚集发展项目,目前凤庆县共建立了“云南省专家工作站”6个,人才服务团队1个,正在申报专家工作站2个。园区企业获得专利228项、正在申报专利47项。下一步,将重点在核桃青皮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进一步拉长核桃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