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政协委员十分关注县域内重点群体就业问题,先后提出关于“稳岗促就业、企业用工难、人才孵化中心建设、农民工技能培训、茶产业职业技能提升、残疾人就业”等方面的提案,大家从不同维度建议并希望有关部门能用好用活现有政策,通过规范新就业形态、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开展培训强技赋能等方式,全力促进双江就业困难群体就地就近就业。
意见建议提出后,双江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落实好政协提案建议作为保障民生工作的重要抓手,统筹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通过采取“四个一批”等措施,有效解决重点群体“就业难、难就业”问题,进一步推动政协提案办理取得实效。
兜底安置一批。针对有就业意愿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以及脱贫家庭中的半劳力、弱劳力和无法外出、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采取个人申请、村级评定、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方式,根据岗位需求情况,开发乡村保洁员、乡村护路员、就业信息员、生态护林员等岗位进行兜底安置,不断提高符合条件的脱贫劳动力、监测对象就业增收。2024年,安置脱贫劳动力乡村公益性岗位432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乡村公益性岗位50人。
扶持产业一批。以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和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网络商户、脱贫人口、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等群体为重点,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引领创业和吸纳就业作用,在简化程序、优化服务上持续发力,给予每户不超过30万元的贴息贷款支持。2024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5户6647万元,其中脱贫户19户451万元,带动就业1100人。
补贴支持一批。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为目的,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积极创业,通过个人申请、部门审核公示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和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政策。2024年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审核通过10人。
协调就近务工一批。依托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积极协调农村劳动力在县内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短期务工就业。春茶季,农村劳动力务工人数约4万人,甘蔗砍运季务工约1万人,沃柑、桔子等水果成熟季节协调务工约0.3万人,烤烟季协调乡镇内零散务工约0.7万人,房地产等重大项目就近务工0.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