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协之为”赋能文旅“发展之实”
——临沧市、县(区)两级政协助推临沧文旅融合发展纪事
——临沧市、县(区)两级政协助推临沧文旅融合发展纪事
■ 通讯员 施晓东 张建全 李青林 记者 杨丽娅
北回归线上的临沧,澜沧江蜿蜒流淌、大雪山巍峨高耸,有2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的全年平均气温18.8℃,森林覆盖率超过70%,古树茶醇香甘甜、临沧坚果奶香酥脆、小粒咖啡香气浓郁,民族文化绚丽多彩、美食文化丰富多元、茶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相得益彰,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临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依托临沧丰富的民族文化、自然资源、产业优势,大力推进文旅融合,文旅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当前品牌定位不清晰、区域特色彰显不足、旅游业态不丰富等问题仍然横亘在临沧市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为此,临沧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履职实效助推临沧文旅融合发展。
持续发出委员“声音”
2024年1月25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省政协常委、临沧市政协主席李银峰以“建设澜沧江流域‘世界茶树发源地中心’ 打造云南旅游新的增长极”为题作交流发言,将“依托澜沧江流域名山大川、古树名茶优势,推进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美好期盼带到省两会上。
这样的声音,已经在全国两会、省两会、市两会的会场上出现了多次——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李依娲娜重点关注文旅融合新业态,提出要巩固提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建设边境旅游“先行区”;2023年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王立琛为临沧市“一抹青绿”代言,提出要推进茶旅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临沧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把临沧建成国际知名的茶旅目的地;2024年临沧市政协全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杨绍斌以“依托古树名茶资源 打造临沧旅游新的增长极”为题作大会发言,提出开发一系列茶旅融合新产品,做好“旅游+”文章,不断创新业态模式,守住青山、点绿成金,让“世界茶树发源地中心”成为临沧茶文化旅游的“明星产品”和旅游增长极……
民主评议靶向“开方”
2024年,临沧市各级政协组织将民主评议工作的落脚点放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开展民主评议,当面“问诊”、靶向“施策”,助力临沧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6月19日,临沧市政协召开民主评议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动员会议,动员部署民主评议相关工作。临沧市各县(区)政协纷纷启动民主评议县(区)文化和旅游局工作,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代表人士对临沧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全面“体检”正式开始。
7月8日至10日,临沧市临翔区政协组织评议调研组,先后到博尚镇碗窑村七彩陶瓷庄园、五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景点,实地考察临翔区文化和旅游局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情况;8月27日至28日,沧源佤族自治县政协组织评议调研组,先后到县图书馆、勐来乡民良村、勐董镇等地开展民主评议工作调研,全面了解沧源县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聚焦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场场调查研究、一次次“把脉问诊”,让临沧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杂症浮出水面,一个个靶向“良方”也应运而生。
“协”以成事广聚共识
近日,临沧市政协五届十五次常委会议如期召开,与会常委围绕“临沧文娱旅游融合发展”主题,深入剖析了当前临沧市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积极为助推临沧文旅融合发展把脉支招、建言献策。
协商是政协的“看家本领”和“拿手好戏”。临沧市各级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通过院坝协商、“双推”协商活动等方式,持续抓好协商议政,不断为助推临沧文旅融合发展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在云县茶房乡村头红谷旅游景区,县政协召开了一场以“打造云县红色旅游环线 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为议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就打造云县红色旅游环线、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进行协商议事,助力云县农文旅融合发展;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允俸社区景亢居民小组,一场以“让最美乡愁旅游地更有颜值”为议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如期举行,为巩固提升景亢“最美乡愁旅游地”品牌、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在镇康县勐堆乡茶叶林村田坝寨自然村,县政协召开了一场以“发扬地热资源优势,助推康养产业发展”为议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为助力当地温泉变“金汤”支招献策……
如今,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临沧市深度挖掘旅游资源,不断打造出具有鲜明辨识度的临沧旅游文化符号,文娱旅游产业已成为临沧扩内需、促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李银峰表示,今后,临沧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将持续聚焦“临沧文娱旅游融合发展”建言资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更加精准、更加务实的意见建议,持续为助推临沧文旅融合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