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省政协十三届十四次常委会议在昆明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云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部署,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作出政协贡献。

会上,省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参加分组讨论并发言。省政协常委、临沧市政协主席李银峰在分组讨论中作了题为《以实干实绩书写高质量履职答卷》的发言。

发言原文如下:
以实干实绩书写高质量履职答卷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刚刚闭幕,省政协迅速召开十三届十四次常委会,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彰显了省政协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听了省委全会精神传达,深感人民政协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结合所学所思所悟作如下发言。
一、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亲临云南考察,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云南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问题,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力、政治动员力、实践穿透力。讲话同2015年考察云南时提出的“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以及2020年考察云南时提出的“四个突出特点”“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重要指示一脉相承、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新时代云南发展的行动纲领。人民政协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重大政治意义、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是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人民政协制度和人民政协组织的鲜明政治属性,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穿到政协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按照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部署要求,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更好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二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一个整体,运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书香政协”讲堂、委员学习小组等政协经常性学习体系,一体学习领会、一体贯彻落实,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足功夫。三是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准确把握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基本属性,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发挥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协助党和政府多做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稳定预期、提振信心的工作,多做理顺情绪、增进认同的工作,凝心聚力画好最大“同心圆”。
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服务边疆基层社会治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三好”嘱托,传承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传统,引导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一是深入开展宣传阐释工作。以临沧政协文史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委员讲堂”以及《“三好”临沧》等政协文史资料为抓手,充分运用边疆治理理论研究成果,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二是深入拓展“院坝协商”。坚持以“协商在基层”工作为基础,以进一步深化“院坝协商”行动为抓手,加强与社会工作部等部门的联动,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与基层治理相衔接,服务边疆基层治理。鼓励委员履职下沉民族村寨、下沉边境一线,积极参与“院坝协商”行动,着力助推农村普法强基、化解矛盾、移风易俗、民族团结、文明进步等工作。三是深入推进“双推”协商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双推”协商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自治县、民族乡、边境村等重点区域,深入开展“三个一”活动,以“书同文、语同音、心同向”助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边疆民族地区凝聚起“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思想共识和奋进力量。
三、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助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云南的重大使命任务,不断深化对“三个定位”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务实之言、献管用之策、尽推动之力。一是高质量开展调查研究,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壮大“三大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旅居云南”等内容,组织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真正把基层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让“深调研”成为“好建议”,让“好建议”化为“真实效”。二是高质效开展协商议政,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刻认识云南的优势在“边”、潜力在“开”,紧扣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大跨境贸易和边民互市等重点内容,深入推进协商议政,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助推云南高水平对缅开放。三是高效能开展民主监督,助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针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组织政协委员开展问题整改情况视察监督,举一反三,监督类似问题和关联性、衍生性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监督建议。进一步扛实“两长制”督察作用,坚持真督实察、督帮一体,助推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