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四季恒温、生态优良、民族文化多元、饮食文化别具特色,是乐享自然温度、人文温度、发展温度,宜居宜游宜养的疗休养理想之地。临沧市政协委员侯棕耀认为:“组织开展工会会员疗休养活动,能有效拉动区域消费增长,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擦亮‘醉美临沧’品牌,提升临沧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可度。”
为此,在临沧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侯棕耀等市政协委员联名向大会提交了题为《关于把临沧“疗休养资源”转化为“疗休养经济”的提案》。提案建议,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各级工会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职工疗休养活动,不断满足职工疗休养需求。提高疗休养活动针对性,广泛组织基层一线职工参加疗休养,优先安排爱岗敬业、工作业绩突出、工作年限较长、临近退休的职工参加疗休养,向艰苦地区一线干部职工,长期从事苦脏累险、有毒有害工作岗位的职工倾斜;聚焦参与党委政府重点建设项目、重大工程、急难险重任务、强边固防、乡村振兴一线的干部职工,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疗休养,切实体现组织关心关爱,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提案还建议,要合力打造疗休养品牌,着力打造集党建引领、红色游学、康养度假、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疗休养+”临沧模式,将具备承接职工疗休养项目条件的县(区)示范点列入市级示范疗休养基地;加强基地管理,规范疗休养服务标准、完善疗休养基地功能,推动职工疗休养服务提档升级,把临沧职工疗休养基地打造成为省内外疗休养名片。该件提案交由临沧市总工会主办。日前,临沧市总工会对提案作出了答复。
答复称,一直以来,临沧市按照统筹推进、分级负责的要求,坚持“普惠服务、面向一线、聚焦重点、疗休结合”的原则开展职工疗休养工作,不断加强疗休养基地培育,持续完善疗休配套功能建设,扩大疗休养规模,增强疗休养工作的普惠性,持续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临沧“疗休养资源”转化为“疗休养经济”,是临沧市总工会的近期工作重点,也是临沧市总工会服务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壮大“三大经济”的重要抓手,该提案的提出和交办,对于进一步提升临沧市疗休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临沧市总工会在答复时表示,为扎实推进职工疗休养工作,助推将临沧“疗休养资源”转化为“疗休养经济”,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立足临沧文化资源优势,形成可互补、可定制、精准化、特色化的疗休养单元内容,打造一批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疗休养品牌,切实提升疗休养服务品质。依托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独特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民族文化优势,培育打造沧源疗休养基地。加强与宣传、文旅、商务等部门的协作,通过“线上+线下”和“市内+市外”的方式,加大对疗休养的宣传推介力度。按照立足省内、拓展省外的原则,做好疗休养拓展工作,利用好品牌资源的“引流”作用,发挥疗休养弹性空间效应,以疗休养助力农文旅经济健康发展。积极落实疗休养服务保障,确保疗休养工作经费足额预算到位,并按照职工疗休养三年行动计划做好职工疗休养服务保障。据悉,2024年临沧市总工会共组织1672名干部职工开展疗休养;引进省级单位和其他州(市)相关单位赴临沧开展疗休养2821人(次),进一步提升了临沧市的知名度,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促进了临沧文旅产业和疗休养事业的健康发展。